9月28日下午,“曉康歌謠”編寫者、全澳優秀中文教師周曉康博士應邀為我院師生做了一次精彩的《吟唱歌謠學漢語》專題講座。
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⛑,周曉康博士著重介紹了她自己設計🕵🏽♂️🕧、編寫的“曉康歌謠”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。她首先分析了在澳洲的中學進行漢語教學的難處🧚,學生往往對漢語不夠重視🤷🏽♀️,覺得上課內容難學難記,學習積極性不高。針對這些問題,周曉康博士在多年辛勤的實踐中,摸索出了一套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,即把生詞🚚、句型編成歌謠教給學生🤪。邊唱邊學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,還能幫助學生牢牢記住生詞🍟、句型🚃,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。
周曉康博士編寫的歌曲有幫助學習語音的《字母歌》,有解析漢字的《筆畫歌》,有教授詞匯的《動物歌》,有與文化相關的各種節日歌,還有貼合時代的《世博會歌》和《邁克爾傑克遜歌》。
周曉康博士不但自己編寫歌謠,還常常鼓勵學生自己寫歌謠🟧、為歌謠配畫、編舞,使學生學在其中🚵🏿,玩在其中👰🏽♂️,樂在其中。周曉康博士還為歌謠配上生動有趣的動畫畫面,讓學生邊看邊唱👩🏽⚕️、邊唱邊記🪈,教學效果事半功倍⚡️。
周曉康博士的專題講座生動活潑🌌,既讓同學們全面地了解了歌謠教學法,更讓同學們開闊了視野🧑🏻🔬🪕,共同思考和探索國際推廣背景下的漢語教學新路。
顧愛民 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