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2日下午🧒🏼,我院2012年校慶學術報告會在光華樓東主樓811舉行,吳中偉院長主持了會議。
高順全、姚萱、吳中偉三位老師結合自身的研究領域分別從第二語言習得🕰、古文字學、對外漢語教學等方面為做了精彩的報告。
高順全老師的報告《習得順序的預測和解釋角度》在介紹習得順序的概念、早期的代表性研究、二語習得過程和模型的基礎上👏🏼,進一步從認知顯著度、處理和加工難度等方面討論了習得順序的解釋和預測問題。
姚萱老師的報告《非王蔔辭的“瘳”補說》考察了非王蔔辭中的多個用例,得出“瘳”指示病愈的假設語義,同時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從音符、形近字🎍、篇章文義等方面進一步考察了該字的初文。
吳中偉老師的報告《動態化——漢語教材的發展趨勢》以《走遍中國》🏋🏼❇️、《體驗漢語》🦾、《當代中文》、《互動式漢語口語》等教材為例總結了聽說讀寫依次推進、通過任務推進教學🧑🏻🤝🧑🏻、發現式學習等漢語教材“動態化”的特征🖐🏿。進一步討論了如何理解“綜合”✌🏼、引導學生認知語言規則、提高教材的適應面等問題。
期間🌋,與會的各位老師紛紛就報告者的觀點、論證依據👏🏽、資料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討論互動,現場氣氛熱烈、和諧,學術報告會獲得了圓滿成功。